8月1日,特朗普突然在社交媒体上宣布:已下令两艘核潜艇部署到俄罗斯附近的“适当区域”。 这一命令直接回应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的警告,梅德韦杰夫曾提醒特朗普“别玩最后通牒游戏”,并暗示俄方保留着“苏联时期的终极核打击能力”。 特朗普的强硬动作瞬间将美俄对峙推向冷战后的最危险时刻。
就在同一天,普京却显得异常冷静。 他在会见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时表态:“俄乌谈判总体是积极的”,但紧接着话锋一转,宣布量产型“榛树”高超音速导弹已交付部队。 这种射程5500公里的导弹可携带6枚核弹头,15分钟内覆盖欧洲任意城市,西方防空系统至今无法拦截。 普京用导弹回应了特朗普的核潜艇,也宣告了俄方“边谈边打”的策略。
北路,俄军凭借7月29日完全控制的恰索夫亚尔高地,向西南方向疾速推进。 这座海拔147米的小城曾是乌军监控顿巴斯的“眼睛”,如今沦为俄军炮兵的前哨站。 俄军前锋已抵近交通枢纽科斯季扬季尼夫卡城外6公里,乌军在此囤积的弹药库因频繁遭袭,日均炮弹供应量暴跌76%。 南路,重兵集结围攻波克罗夫斯克(俄称“红军城”)。
这座6万人口的煤炭工业城市,如今巷战硝烟弥漫。 俄军特种部队化整为零,以500人规模的突击小队渗透城区,占据废弃房屋建立据点,昼夜袭扰乌军补给线。 城内乌军士兵描述:“每栋楼都可能飞出无人机或子弹,我们像在迷宫中和影子作战。 ”东路,俄军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北部田野上持续西进,逐步压缩乌军回旋空间。
为死守红军城,乌军将所有预备队投入前线,甚至抽调苏梅方向的精锐部队。 但兵源短缺已成致命伤。 乌克兰议员自曝:开战至今逃兵数量已达40万,许多士兵因指挥官“像对待动物一样”对待他们而士气崩溃。 前线的火力支援也捉襟见肘。 德国承诺的豹2A6坦克因城区机动受限,反被俄军“柳叶刀”无人机精准点杀;美国援助的“海马斯”火箭弹单日仅2枚突防成功,其余全被俄军防空系统拦截。 西方军援正在枯竭。 欧洲承诺的100亿美元援助仅到位20%,波兰直接扣留本应运往乌克兰的PAC-3导弹,德国暂停交付轮式装甲车,法国外长更公开表态“欧洲耐心耗尽”。
7月31日,俄境内索契油库遭袭爆炸,火光映红黑海夜空;8月2日,下诺夫哥罗德炼油厂被无人机击中,浓烟笼罩伏尔加河;同日,“中亚-中心”天然气管道遭破坏,俄能源出口命脉再受打击。
乌军单日出动93架无人机深入俄境,创下开战以来最高纪录。 敌后游击战同样惨烈。 梅利托波尔市郊,乌游击队伏击车臣特种部队,5名士兵被消灭,一套价值千万美元的“里尔-3”电子战系统被炸毁。这些袭击虽难扭转战局,却迫使俄军将20%兵力调回本土防卫。
7月14日,他曾在白宫威胁普京:如果50天内不停火,就对俄征收100%关税。 但8月1日,他却向媒体改口:“我准备制裁俄罗斯,但不确定是否有效。 ”这种自相矛盾暴露美方底牌,2024年美俄贸易额仅29亿美元,不到中俄贸易的3%,关税大棒如同抽打空气。
特朗普一边威胁制裁,一边派特使维特科夫赴俄密谈。 克里姆林宫消息人士透露:俄方在会谈中要求美国承认顿巴斯独立地位,并默许俄军现有控制线。 而特朗普仅回应“需要观察局势发展”。 这种软弱让普京彻底无视美方威胁。 就在特朗普发言后24小时内,俄军对乌东帕夫洛格勒火车站发动精准轰炸,三条北约军援铁路线被毁,乌前线补给量骤降40%。
在恰索夫亚尔,90%建筑已化为废墟,7月最后一周超过1.2万平民仓皇撤离。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报告显示:一位老妇为带走丈夫的骨灰盒重返战区,最终与家园一同葬身炮火。 在红军城,乌军第93旅士兵用手机拍下震撼一幕:俄军温压弹炸塌六层公寓楼,扬尘吞没半个街区,待烟尘散尽,只剩扭曲钢筋裸露在外。 这些镜头没有出现在任何官方战报中,却成为顿巴斯战场最真实的注脚。
8月3日,俄国防部宣布单日摧毁274架乌军无人机,乌军则宣称击落178架俄军无人机。
双方战报都印证同一事实:消耗战已到血肉相搏阶段。 俄军近卫部队减员率达37%,乌军巴赫穆特至恰索夫亚尔防线伤亡超1.8万人。 当特朗普的核潜艇游弋在挪威海,普京的“榛树”导弹瞄准东欧平原,而乌克兰的无人机仍在夜空中扑向炼油厂时,这场战争的齿轮早已脱离外交官们的操控。
晟红网-怎么开通股票杠杆交易-最好的股票配资网站-配资入门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